「要懂得時間管理!」「工作要有效率啦!」「work smart 不是 work hard!」
說到超時工作、加班,硬體業最常被說嘴的就是這些搔不到癢處的建議。
暗指人家沒效率又不懂時間管理,只會增加人力來解決問題,也難怪硬體人會不滿這種缺乏深入了解的批評。
不可諱言,工作文化是硬體業加班問題的核心之一。但首先,我先分享幾個業界真實情況:
雖然 nest (新創) / Google Nest (大企業) 普遍被稱作硬體公司,但事實上硬體:軟體工程師的人數比例大約是 1:3。從韌體到軟體、app、雲端應用、演算法、軟體測試,有三百人的硬體團隊就有將近一千人的軟體團隊。軟體總是最大的組織,當然對工作文化與產品走向有很大的影響力。
2015 年,當 nest 併購舊金山的「硬體」新創 Dropcam 時,它六十幾人的員工裡大概只有十來人是硬體人員,其它多是軟體工程師。
類似這樣的人員配置比例,我相信在其它的消費性電子「硬體」公司如蘋果,也是相當接近的。
所以在這樣的結構裡,你說工作文化究竟是硬體人或軟體人的影響力大呢?
再者,科技業人員的流動性很高。許多硬體產品團隊的同仁可能有軟體公司經驗,一點都不罕見。他們每個人帶著自己過去豐富的工作經驗來,所以要說這些人不懂時間管理或沒工作效率,實不知所云。
既然如此,那這種慣性超時的工作文化又是哪來的呢?
這才是關鍵。
從 iPod 到 nest 到 Google,我以個人經驗歸納出三個癥結點:
・硬體產業是 waterfall,不是 agile。多數工作是一棒接一棒。
舉例而言,這次手機的試產要驗證新的光學鏡片與相機測試的新設備。團隊早就排好了每天的進度,從鏡片的原物料進貨,檢驗,上線生產,到測試設備的點交,安裝,調教,上線使用,資料分析等。
只要按照進度走,大家都可以準時上下班。
但不意外的,光學鏡片廠商生產出了問題,延遲出貨了兩天。這下好了,負責物料管理的同仁必須加班到晚上,確保鏡片能順利通過海關進廠。物料趕送到已經晚上十點了,為了明天一早能順利開始組裝,物料檢驗的品管同仁只好晚上加班到深夜,確保品管過關讓鏡片明天一早可以使用。
測試組的同仁原來計畫今天要調教新設備,卻因為鏡片的延遲而無法按進度工作。
第二天早上終於開始新手機的組裝了,卻因為作業員對新鏡片的安裝手法不純熟而耗費了不少時間。等產品終於傳遞到測試組手上,開始調教新設備,已是傍晚七點了。測試組同仁接手後忙到晚上十一點,終於完成了設備校正。
為了隔天能將這些新手機送進 72 小時的高溫烤箱,今晚一定要先收集完所有測試數據。於是測試組的同仁只好又加班到凌晨,協助確保測試順利進行。
這些都是硬體開發的家常便飯。
因為是接棒的工作模式,越晚接棒的工作越辛苦,因為前面即使只慢了一天,那個效果傳遞下去經常累進成連續兩三天加班到凌晨才能趕上。
・硬體有很多不受控的外在依賴因素,如設備或原物料廠商的交期,或政府法規的變動。
兩年前開發新產品時,曾因為中國政府改變了揮發性物質的法規,讓我們已進行到一半的案子嘎然而止,全因喇叭供應商在組裝時用的一點點黏著劑忽然變得不合法。這意味著我們要:
花很多時間找「可能」的替代品,重談價格與確認供應鏈無虞 (以「天數」計算)
花時間等待替代品寄達 (以「週數」計算)
花時間重新組裝喇叭與智慧音箱 (以「天數」計算)
花時間重新進行各種聲學與可靠性測試 (以「週數」計算)
即使一切超順利,這也幾乎延遲進度一個多月了,遑論如果以上有任何環節出錯需要重來的惡夢。但往往產品上市/上架日期不會推遲。要趕上進度,超時加班無可避免。
這些因素導致的加班,豈是時間管理或工作效率能一言以蔽之?
・高度競爭的行業,加上物流、通路,有很多不可撼動的時間與交期。
我從沒碰過一個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開發週期是「寬鬆」的。高階主管在綜觀產業與競爭對手後,決定的產品上市日期永遠是預設未來95%環節都順利進行的日期。
再加上各種各樣運輸、物流、安全認證、年底耶誕銷售旺季ㄧ定要趕在 xx 日期前的硬框架,意味著一有問題發生,就難免要加班解決才能趕上進度。
總結:
我絕不是要為加班文化辯護。沒有人喜歡加班。我只是覺得要認清關鍵癥結,才可能有實質改善。
每當這個話題發酵,網路上總是「老闆主管剝削員工」、「時間管理沒效率」、「只懂得用人數增加產能」的評論,我認為是不到位的觀察。
我沒有台灣中小企業傳產的經驗,所以有些「壞老闆、爛主管」之類的現象我只能交由他人評論。但是就我有經驗的消費性電子產業而言,希望這篇長文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工作文化癥結點的思考。
這絕不只是台灣的問題,而是全球消費性電子產業、電子元件設計、生產製造共同承擔的業障。
工作文化的問題一定有它的來由。如果不能對症下藥,那任何改變都不會是有意義的長期體質改善。
第一步,是找出根本問題。
댓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