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  • Writer's pictureFelix Hong

那條沒走的路

Updated: Oct 21, 2021

勇氣與懦弱,選擇與猶豫,到頭來有差嗎?


"...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,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,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."


「...面對森林的分叉路,而我 我踏上了鮮少人走的道路 而讓一切如此不同」


這幾句常被引用的詩句,來自19世紀晚期美國詩人Robert Frost 的作品:The Road Not Taken


如果只看這幾句,似乎充滿了正能量。作者回想自己的人生,因為在某個時間點有勇氣做與眾不同的選擇,所以讓人生迎來新的局面。因此,它常被當作勵志詩來鼓勵讀者勇於做忠於自我的決定。


事實上 Frost 在 1915 年為幽默調侃英國作家/詩人 Edward Thomas 寫的這首詩,非但不勵志,而且最終促成 Thomas 於戰場身亡。


以下是這首廣為誤解的詩,如何導致一位好友身亡的真實故事。



1912 年,Frost 全家從美國移居倫敦郊外的小鎮。在英國時期,他最要好的朋友是文學評論家兼作家的 Edward Thomas。兩人當時皆已有妻小。


Frost 曾說:「我想,與 Edward Thomas 交往,是我在世界上最深厚的友情。」後來 Frost 回到美國之後,Thomas 也曾打算舉家移民美國再度與好友為鄰。


兩位紳士詩人最喜歡一起散步。在鄉間小徑上並肩漫步,走過柔軟翠綠草地,走進夏日涼風吹拂的樹林,邊走邊聊政治或逸聞趣事,可能一走就是整個上午或下午。


走著走著,經常遇到分岔的小徑。此時 Thomas 總是猶豫不決,擔心選錯路錯過好風景而無法決定方向。如果他們走的路沒有出現有趣的景物,Thomas 往往會哀嘆當時的選擇,大概類似「早知道就選另一條路了!」那種抱怨吧。


多年後,Frost 這樣形容這位優柔寡斷的好友:


「一個無論選擇哪條路,都會後悔他沒有選擇另一條路的人。」


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於 1914 年開打,Thomas 起初對這場戰爭與其政治議題毫無興趣。但隨著戰爭越演越烈,他開始思考萬一在英國本土開戰,自己該如何面對:


「我看到一個明亮,近乎橘色的新月低掛在無雲的黑暗夜空,然後想到在東方前線的人們同時舉頭看著一樣的景色。想到如此深愛英國的我,有可能看到國家被蹂躪卻無所作為,就感到自己的愚蠢。我覺得自己一定要做點什麼,才能再次平靜觀看英國景色。」


有一天散步時,兩人遇到了一位狩獵人,拿著散彈槍威脅兩人改道。


覺得自己沒走錯路又能言善道的 Frost 毫不客氣的拒絕改變路線,於是跟狩獵人起了激烈爭執。眼看言語爭執可能隨時變成肢體衝突,Thomas 選擇了退讓,開始慢慢的往後退,最終避免了衝突發生


沒想到後來有一次 Frost 找到了那人的住家,走上前大力敲門,並對開門的狩獵人嚴詞告誡。


(想像看被一位大詩人嚴厲警告是什麼情況。)


逞了口舌之快,就當兩人轉身要離開時,怒不可遏的狩獵人衝進屋裡拿出了散彈槍,並瞄準 Thomas。見狀,Thomas 毫不猶豫拉著 Frost 迅速逃離現場化解了危機


我們也許都覺得 Thomas 才是兩人中比較理性冷靜的那位。但每當 Thomas 回想此事,相較於好友 Frost 的勇氣,他總是對自己的膽怯懦弱深感羞愧。尤其想到同時有許多朋友正身處歐洲的前線戰火中,自己卻留在舒適的英國家中,更感窩囊。


Thomas 在這個時期曾表達:「老實說我不想去(從軍),但每一天我都在想自己應該要去。因為無法下決定,這個問題不停困擾著我。」


Frost 在 1915 年回美國定居後,兩人還是會通信,而彼此也想念他們的那些林間漫步。以那些散步的回憶為靈感而作這首詩時,Frost 原是要以幽默調侃的方式稍微挖苦 Thomas 在遇到岔路時的猶豫不決。沒料到這首詩被廣為流傳後卻經常被誤解。


針對自己的創作,他事後曾說:「要小心看待這首詩,它很有蹊蹺,非常有蹊蹺。」


Frost 先將這首還未公布的詩寄給 Thomas 閱讀:


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,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,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;


第一段形容主角站在樹林裡看著分叉路猶豫不決,哀嘆不能同時分身探索兩地。盯著其中一條小徑,主角希望能看到前方會有什麼樣的景色。


Then took the other, as just as fair,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,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;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,


然後主角將眼光轉向另一條小徑,心想:看起來也不錯,而且草地更沒被踐踏過的感覺,可能還比第一條路更好。但接著話鋒一轉,主角承認,其實兩條路看起來都差不多。


這裡的心境轉折具體展現了面對決定猶豫時,心中試著自己說服自己,卻又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心境。


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. Oh,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!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,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.


主角先強調兩條路基本上看來沒太大差異,然後再次安慰自己說將其中一條路留待下次再來吧!立刻又話鋒一轉,面對現實的承認一條路走向另一條路,大概不會再回來了。


這裏我解讀成「人生不能重新選過」的隱喻。


最後一段很有意思,分開來解讀:


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:


主角想像自己多年後會感嘆的訴說這個選擇。這裡能自由解讀的是 “sigh” 這個「感嘆」,是滿足,快樂,感慨,無悔,或遺憾的嘆一口氣呢?


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, and I—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,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.

最後到了常被引用的三句話。「在林中的分岔路,選擇了較少人走的那條,而讓人生一切不同。」


「人生不同」當然也可看你個人心境往正面或負面解讀。


基於前面已數次強調兩條路沒有很大差異,而且主角忍不住自我催眠的現象,再加上主角是嘆一口氣說出最後幾句話的,所以我個人傾向一般的看法:這個結論不是勵志,而是一種自我嘲諷與自我安慰。


不幸,但或可理解的,Thomas 看到這首詩後沒有找到其中的幽默,反而對自己人生的選擇陷入更深的沈思。Frost 驚訝於 Thomas 的反應,並於信件中試著解釋自己幽默調侃的原意。


Thomas 不領情,對 Frost 寫道:「除非你直接告訴讀者何時該發出何種笑聲,否則我懷疑有任何人看得出這首詩的有趣之處。」


看到這首詩不久之後的 1915 年七月,Thomas 自願從軍,雖然 37 歲的年齡,已婚且有三個孩子的條件可讓他免役。


儘管證據顯示他考慮從軍已久,但畢竟拖了一年以上仍猶豫不決。如果他沒看到這首詩,誰又能說事情會不會不一樣呢? 起碼在我心中毫無疑問的認為,這首詩就是讓他下定決心的導火線,那最後一根稻草。


1917 年四月九日,在靠近比利時邊界的法國城市 Arras 附近,Thomas 中槍身亡。


因為怕對遺孀 (Helen Noble) 打擊太大,軍方通告的死因是無血無痛,在抽煙斗時被砲擊的震動波傷害致死。實際上,Thomas 是胸腔中彈穿透,當場死亡。


Edward Thomas 現長眠於法國的盟軍公墓裡。

 

後記:歷史沒有如果,人生沒有回頭路。不過,如果 Thomas 看到了詩之後能夠釋懷,將人生的無奈轉為一種淡淡的幽默,也許他會做出不同的決定?


也許除了從軍,他會選擇留在英國用別的方式為國家貢獻。


也許他會在搭船往美國的途中被德軍擊沈。


也許他最終會搬到美國,與他的好友比鄰,兩位詩人作家共享餘生的夕陽漫步。


我不覺得這首詩稱得上幽默,但看得出來一點調皮,調侃好朋友的用意。起碼我自己的解讀是:「人生長路,最終誰能說什麼選擇是對或錯的呢?既然如此,何不放膽去吧!」


看得出來我是樂觀派吧!



Edward Thomas


Robert Frost


19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Post: Blog2_Post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