逐漸變質的企業文化
- Felix Hong
- 2 days ago
- 2 min read
與前同事聊到 Google 硬體部門近幾年的團隊合作、工作文化的變質:
・日益嚴重的部門本位主義,劃清工作界線,沒有同舟共濟的合作精神
・退化的任務意識:出差飛機降落後不直接前往工作場所而直接前往飯店。
・太容易把責任都丟給代工廠的習慣,缺乏真正的夥伴意識。
・人多口雜,任何人都可以隨意丟出「擔憂」的風險,阻止事情進行,卻提不出更好的替代方案,讓效率低落。
・太容易以 "缺乏 Googleyness" 一詞打向任何任務導向的同事
・缺乏真正能扛責任,夠經驗,不擔心得罪人的第一線領導者。
・不同部門職掌之間缺乏公平、calibrated 的升遷獎賞標準。
我聽著聽著都快腦充血了。
同事說,這些文化變質之所以讓人那麼沮喪,是因為真正任務導向,想積極做事的人沒有辦法撼動、改變任何一點以上的問題。
積極、任務導向的人反而容易格格不入。
冷靜下來想想後,我的結論是:
這些文化問題都無法 bottom-up,而需要 top-down 帶頭去改變。
而之所以中間管理層無法達到改變,是因為這些「小瑕疵」根本不在高階主管的 KPI / OKR 雷達上。
我猜想事業群高階主管們心中最在意大概就幾件事:
・產品銷售量與市占率是否逐年提升
・事業群財報是否合乎預期
・產品聲譽、市場反饋是否良好
・在 AI 技術與話題上是否有搶佔到風頭位
.......可能還有兩三條我不知道的。
就以手機來看,這些目標都是正面達到的,所以....
其餘的都是小事。
那些讓中階主管與第一線工作效率不佳、本位主義、資源浪費的問題,都是小事。
如果有中階主管願意主動請纓採取改善行動,很好,只要不要去麻煩到這些大老闆的精神與時間就好。
從某個角度講,這樣也沒錯。本來公司裡就是各司其職。
只是真的很可惜。許多好的人才心冷了。更多員工消極覺得這就是一份薪水不錯的死工作了。
This used to be a great place to work. This place used to inspire.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