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說這堂課總是額滿,不容易報得上,而且經常有業界的前輩高人去客座開講。
所以當 Sting 詢問我有沒有意願去讓學生靈魂拷問一節課時,我首先想到的是:「啊!他終於找不到大咖、次大咖、類大咖、專家、高手、中咖或小咖去幫忙了,終於輪到我出頭天了!」
但接著我又想,該不會又要我想個題目做簡報吧?啊~好煩啊...
驚奇的是,他居然立刻說什麼都不用準備,只要當天來回答同學的問題就好。
Say no more. I'm there.
這麼優的機會,不用想就立刻答應了。
結果是我在台大課堂分享的經驗中,自己最有收穫與最精實的一次。
同學們的積極性與參與度都很高。而且許多人顯然是有備而來,提出的問題都有先經過思考。
其中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 Sting 本身的帶課功力。
在節目開始前,他把我拉到一旁小聲地說:「等一下你就快問快答。盡量答案越精簡越好。如果有人問你一個籠統的問題,你就給一個籠統的回答沒關係。重點是要他們學習怎樣精闢的提問,怎樣問到重點,問到想要聽的答案。」
我有點驚訝他的課這麼精實,也覺得這種做法超棒!但是忽然被加諸「簡短回答」這個限制,讓我這種自走砲型的人覺得實在礙手礙腳啊....
同學們有大學生、研究生、也有社會人士。兩個小時問好問滿,連中間十分鐘休息時間我都沒辦法去上個廁所:
・我們公司最近導入 OKR 但是運作起來不太順,請問你有什麼建議或是其它的績效管理方式嗎?
・你會建議電機系的學生要注意什麼才能讓自己未來比同儕更有優勢?
・請問如果要創業,要怎麼樣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是個 good idea?
・如果要面試一個 CxO,你會問那些最重要的問題?
・你覺得台灣的硬體新創面對的最大障礙是什麼?
・你在鴻海工作時如何快速學習專業領域之外的知識?
・你平常的閱讀習慣是什麼,如何將書本裡的知識很快的應用在工作或生活上?
・請問你在大學時期都做了哪些準備,才能走上這樣的職涯道路?
還有我個人最喜歡的問題:
・我很實際,只想賺很多錢。我現在唸的是 xxx 系,請問要怎樣我才能賺大錢?😆
許多問題其實不太容易「簡短回答」。在沒有事先準備的情況下,我要快速提出一個圓滿精簡的答案是個大挑戰,也是我個人覺得有所學習,未來有很多進步空間的方面。
回家後我與老婆聊起來,兩人都深深感嘆: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太幸福了(在學習資源方面)!
我與老婆大學距今都二十幾年前了,當時的大學資源與現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語。
我們兩人都念工程系,一個在多倫多大學,另一人在清大。但是二十幾年前的大學校園根本就沒有這麼豐富的課程啊!的確偶爾有傑出校友受邀回校演講,但經常都是大禮堂裡台上一直講台下一直睡,鮮少有深入問答的機會,就算有也是時間非常短暫。
更不要說由業界人士帶頭分享「新創投資、創業、創辦人、mentor、管理、職涯規劃、產業比較」這種機會了,在當年我們也聽不懂吧!
所以當同學問我在大學時做了哪些準備才能走上這樣的職涯,我只能誠實的說:「什麼準備都沒有啊!」當時我連自己畢業後回亞洲還是留在加拿大都沒想法,唯一知道的蘋果也只有能吃的那種,怎麼可能準備鴻海 --> tech startup --> Google??
我跟老婆笑說,直到 2011 年我們加入 nest labs 的時候都還不清楚「股權」是個什麼碗糕啊!相較之下,現在年輕人的起跑點贏我們太多了!
Sting 要我在課堂中獨白兩分鐘跟全班說些話,我只能誠心誠意地說:「我覺得各位有機會來上這樣的課程實在太棒了!」
我以前念大學時要是也有這樣的課程就太幸福了。
希望我的胡言亂語對當天的同學們有些些的啟發。
再次感謝陶韻智的邀請與超強的課堂場控。
Comments